<< 回2017年選單
|
第四屆台日韓三方亞洲城市防減災研討會 (4th ACUDR)
暨日本仙台世界防災論壇(World Bosai Forum) 出席報告
2017/11/25 - 11/29 |
(公視 工程部 程宗明) |
|
- 出國地點:日本宮城縣仙台市 (Sendai)
- 舉辦單位:
World Bosai Forum Committee
Tohoku University Japan
City of Sendai
Global Risk Forum, Davos
日本學會ISSS, IRIDeS
|
報告摘要
日本特別在聯合國既有年度防災會議外,創設有全球高度的仙台世界防災論壇,期望這個機會是一個開放性的,與廣博型的,容讓市民團體、私人部門、媒體、學術界,融入政府與國際組織常有的對話機制,也紀念311東北大震災已經六年之久的學習經驗成長,更是2015年聯合國通過《仙台防災指導綱領》後的一項承諾,每隔兩年作一次全球高度之綱領實踐的檢視。本次得以用Chinese Taipei身份,自由進出各種相關分子組合論壇與聯合國的討論議場,這是對台灣的媒體界而言,一個新的機會與嘗試。同時也取得一定的發言資格,讓台灣的防災廣播電視發展困境與努力,得到國際關係分子的瞭解。
透過參與,得出結論,將大會總結重點摘要出來,得知論壇後媒體應當著重的發展取向有三:
1. 科學與技術
持續開發新科技:從社群媒體行為中,擷取大數據執行分析;
開發影像辨識科技,並納入適當規範進行社會應用;
利用生態系發展概念,結合各種新興部門,以伺服導向的參與取向,發展出對危機傳播、早期預警、多種風險評估系統之有價值的建構法 (eco-DRR)。
2. 政策與財務
強化災害前 (ex ante) 的防減災投資;
區域合作的重要性,在於投入資訊分享、以及扶助能力落差對比於災害風險顯大的國家,如東亞區域的颱風就是一個好案例;
複合性的災害發生,必須有效先形成關係分子的防禦網絡,招聚大學研究機構、當地社群組織、以及有效獲取災害之客觀資訊之能力。
3. 社會與文化
社會制度設計,必須預防不當地對弱勢團體需求的忽視;
承平時候,對於公民參與防災之活動給予正面鼓勵與有效的導入;
並以良好傳播溝通與實現成果為活動的成效評估標準;
以社會資本概念,授予有價值的位置給學校、志工組織、信仰為根基的機構,擴張對以社區為本的防災努力強度,在預防、反應、與復興工作上彰顯出來;
針對防災與災損中的心靈健康需求,持續投入看護上的努力;
有效地傳遞災難經驗的故事與心聲,成為不可缺的課題;
積極開發藉由傳統與新媒體的表現形式,讓當下關心的熱度可以接軌到最重要的防災訊息,有效地出擊。
|
|
(報告全文) (論文發表) |
|